【校園記者李璨宇採訪報導】「如果學生想做一個已經知道結果會成功的實驗,我會建議他『不要做』!」想創新,要先有接受失敗的骨氣與勇氣,這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劉國平的信念。在凡事強調求新求變的時代,中山大學氣膠研究中心與通識教育中心邀請劉國平以「如何自我培育創新力?」為題,分享如何養成創新思維。
劉國平建議在場學生,對一個議題不要只問「why」,更要思考「why not」,因為後者才能跳脫既有框架,而創新就是接納多元可能性。他說,多數人都對hot topic(熱門議題)的研究趨之若鶩,因為容易在短時間內受到大眾認可,但有價值的研究需具備「原創的點子、創意的研究方法、對後人有啟發」三項本質,不見得要是hot topic,建議學生多嘗試不同研究議題。
劉國平的職涯,正是不斷跳脫舒適圈的例子。他曾在美國工作10餘年,為何放棄在美國累積的資歷?劉國平表示,當時擁有穩定富足的生活,但他看見退休的同事慵懶度日,憂心自己也會習於安逸、平淡度過餘生。加上希望為台灣貢獻心力,便在1993年毅然辭去工作,舉家返台,於中研院服務至今,不斷在化學領域有突破性發現。
劉國平指出,美國與台灣的創新環境有所差異,前者風氣自由、限制少;而台灣則較難容忍天馬行空的想法,只求不要犯錯。他認為兩者沒有優劣之分,但若不甘於只做follwer(跟隨者),往往要多次試錯,才能成為開創者。因此他鼓勵學生就算失敗也要勇於探索未知事物,因為科研不只在乎結果對錯,更注重追求真理的過程。海科系大三董姓學生認為,這場演講對進過實驗室的學生特別能產生共鳴,因為真正重要的研究,在完成之前總是經歷許多失敗,可惜台灣的環境並不鼓勵人承擔這樣的風險。
演講最後,劉國平語重心長地提醒學生,想做出突破性研究,方法只有四個字:「耐住寂寞」。創新之前最忌諱浮躁,要先有紮實的基本功,才有能力與勇氣將乍現的靈感化為現實。因此他特別希望學生能學會「捨得」,捨棄看似有趣但不重要的事情,對專業領域深入學習與反思,才能獲得實力與創新力。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