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國際NGO 公事所師生赴港取經

公告單位: 2018-11-23
【公事所提供】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師生跨出校園學習,不只深耕台灣,還要走向國際!公事所「國際非營利及社區組織交流」課程日前前往社會創新及社會企業蓬勃發展的香港參訪。跨系所組成的師生團隊共20人,參訪組織從傳統NGO到新興社會企業,深刻體驗香港非營利組織的多元面貌,也對當地如高房價等社會問題深刻思考。

此次參訪為中山公事所蔡錦昌助理教授開設「國際非營利及社區組織交流」課程內容之一,本課程是結合高教深耕計劃所開設「非營利事業微學程」的核心課程,透過實地參訪與台灣不同經濟社會文化系絡的非政府組織,進而培養具國際視野的管理人才。本次師生團隊對於「黑暗中對話(Dialogue in the Dark)」此一香港知名的社會企業印象深刻,透過分組進入體驗場館,實際感受視障者在生活上,可能遇到的種種不便之處,進而思索如何在社會中營造對視障朋友的同理心及友善環境。

另一個令師生團隊驚豔的參訪點是聖雅各福群會的「社區經濟互助計畫」,其可借鏡處不僅是對於該計畫所處的藍屋社區、及時分天地公共空間的規劃,還包括負責導覽的社工同仁認真的態度。「交流就是要說真話!」當地社工懇切地指出經營這種時間銀行模式的困難之處,以及如何與新舊街坊協調溝通,以解決社區問題。一同前往參訪的輔英科技大學高齡及長期照護事業系副教授吳宏蘭和助理教授李碧玉也提到,此行了解到當地如何與社區民眾共同建立共識與永續經營,諸多經驗皆可作為台灣試行在地時間銀行的寶貴參考。

師生團隊也到香港城市大學與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Dr. Yanto Chandra交流,他向學生簡介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家精神的基本概念,同時透過許多香港和國際的實際案例,說明社會企業對於解決當前諸多社會問題的可能性。中山學生也以英語踴躍發言,與Dr. Chandra共同探討這些社會創新模式的議題。

公事所二年級學生張庭嘉表示,在這幾天印象最深的是香港的住房問題,「一間不到兩坪大的房間竟然塞了一整家人!」相較之下,住在台灣還是值得慶幸的,經濟發展跟社會公平正義需要取得平衡。就讀行傳所碩專班一年級的舒鈐莞也認為課程別具意義,讓學生得以看見社會的邊緣角落、怎麼樣幫助弱勢團體、環保議題如何具體執行、如何落實社區整體營造,「當然也包括提醒政府的重視與推動」。

公事所所長郭瑞坤教授強調,「上課未必要在教室,可以在社區與真實的社會,更可以走出台灣!」。他認為,透過這樣的交流參訪見學,可以了解不同的NGO組織如何因應在地的公共事務議題,尋求解決問題的多元策略與方案,更重要的是在地實踐的努力過程,其經驗更值得學習。蔡錦昌助理教授也表示,這次的香港參訪,是很難得的經驗,一方面是公事所的課程特色;另一方面,香港與台灣的NGO其實有許多可以互相學習之處,這個參訪課程可做為未來進一步互動或合作研究的開端。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