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務處提供】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你喜歡上課嗎?國立中山大學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日前舉辦為期兩天的創新共學與設計思考工作坊,邀請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執行長張希慈向碩博士生分享設計不一樣的課程設計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也達到教育的理念初衷。
「為什麼教育會出現?」張希慈解釋,西方現代學校教育制度是因工業革命的興起而出現的,17世紀中葉以後,隨著社會的轉變和生產方式的變革,要求勞動者接受更多系統性的學校教育,需要一批能接受明確指令的工人,所以開辦了許多學校,以滿足大生產的需要。但今天的社會與過去不同,相較於能夠完成指令的人,社會更需要的是具有創意、高度執行力與使命感的「X型人才」,發現過去人類尚未發現的問題,進而解決它。
如何培養「X型人才」呢?張希慈進一步以自己認識的一位大學生為例,她說這位大學生曾如火如荼地規劃著搶銀行計劃,原因竟只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搶銀行看起來很酷,即便因此鋃鐺入獄,見不到親友也沒關係。探究問題背後原因,與社會連結薄弱是重要因素,張希慈認為傳統的教育方式有不少問題,使學生未能接觸社會,與社會缺乏連結,在生活中得不到成就感,才使這位學生有搶銀行的想法。因此教師亟需改變教學方式,透過翻轉教育,以不一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
張希慈表示,教師應該做的,是使學生成為具使命感的「X型人才」。張希慈引用William Dimon 所著《邁向成功之路》一書所述「有使命感的人,通常會經歷這12種階段」,建議教師可帶著學生跳脫教科書和教室,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方向,達成目標以獲得成就感,進而影響他人。透過讓學生有更多參與課程的機會,減少學生的思考框架,進而與社會產生連結,相信自己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張希慈指出教育問題點,在於臺灣的高教體制下,老師與助教普遍缺乏教學熱誠,讓學生無法感受到熱情與學習動機,自然對學習興致缺缺。張希慈建議教師可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帶領學生討論議題、從中自我反思,對社會議題哲學思辨等等,都能讓學生更融入課程,也達到翻轉教學的目的。
此次活動協助學員增強引導反思能力、提升社會參與式的課程引導能力、強化專案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的培訓能力,學員也勇於舉手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經驗,並不因年齡規限而有所阻礙,反能看到更多交流和包容,並且投入高專注度,在每個環節中都表現積極。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