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記者盧耕如採訪報導】科學家與社會學家同堂共課會產生什麼化學變化?中山大學博雅課程「物理與生活:現代公民的科學議題」由物理系副教授嚴祖強與社會系副教授萬毓澤共同開授,每堂課都是一場學思並進的跨學科對話,內容豐富之外,老師選擇以「傾聽」學生主持議題討論,帶出其批判思考能力,並鼓勵學生提問。
第一堂課,萬毓澤老師介紹「大數據的挑戰」、「科學與宗教」等十項議題,嚴祖強老師則會在議題轉換間補充科學一路走來的軌跡。課堂上兩位教師並沒有固定的輪流方式,「想到了都可以隨時補充」,每個議題也在相互堆疊下,逐漸變得立體。萬毓澤老師擅長清晰地描繪科學與社會之間各層面的關係;嚴祖強老師則深入淺出地,將科學的發展進程與學生的生命經驗連結。
嚴祖強老師談到,當初會開這門課,其實是他觀察到校園內許多的學生,尚未意識到科學對社會所帶來的全面性衝擊。他舉出近五年重要的科學議題,從核能發電的討論、COP 21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到AI人工智慧,都是極有影響力的科學議題,然而這些討論在校園中激起的火花卻不大。他強調,即將影響21世紀前半的關鍵世代,就是如今在校園中的學生,但他也同時憂心,學生是否有這樣的認知與面對科技快速發展的能力。
《禮記·學記》說「學然後知不足」,嚴祖強老師笑著說他是「教然後知更不足」。一位自然科學家帶領學生從社會科學的角度思考,嚴老師深知自己能夠帶給學生的觀點有限,因此在通識中心的協助下找到了有深厚社會科學哲學底蘊、對自然科學有其關懷的萬毓澤老師。萬毓澤老師提到,其實從博士論文研究系統理論時,他便開始處理自然科學的觀點,如今能夠與自然科學對話,正是其興趣所在。回溯大學時代,當時正值反核運動的初期,參與運動促使老師開始思考社會與科技政策的關係。如今在課堂上再次處理核能與公投議題,老師選擇帶入「科技政策」與「民主審議」,將討論拉到更寬廣的局面,希望在這堂課上,同學的想法不只是是非題,更能夠換位思考不同角色的立場。
談到這堂課的特色,萬毓澤老師直言「歡迎同學大量提出自己的批判。」萬老師認為這堂課議題廣泛,從教學意見調查可以看見學生回應十分正向,有興趣的科學議題幾乎都能在課堂中討論到。老師以其人文社會學科背景,鼓勵人社管學生多接觸科學討論,以更全面的理解這個社會。
課程學生、社會系二年級的涂菀庭提到,「平時對科技領域較沒有興趣,但博雅能夠較沒有負擔的了解科學時事。」嚴老師則是談到,這不是一堂典型的講授類課程,大學生創新的思考能力就來自於激盪與討論的過程。嚴祖強與萬毓澤老師表示,下學期開始課程名稱將更改為「科學與社會」以回應課程真正的精神,此外,實際授課時要討論的面向很多,為讓學生更充分討論,未來也考慮調整課程時數,以完整呈現課程內容。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