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成立EDC 培育節能生力軍 北中南15家節能診斷服務中心 在地化輔導中小能源用戶(經濟日報)

為鼓勵產業界中小能源用戶積極加入節電行列,經濟部能源局11和14兩日分別在台北集思交通部會議中心、高雄蓮潭國際會館辦理「節能診斷服務中心(EDC)成果交流會」,邀請各縣市政府、產業公協會與全國15個EDC交流分享。

能源局表示,我國能源98%仰賴進口,由於經濟發展,致用電量持續成長,為有效提高用電效率,需發掘更多具節電潛力的用戶對象,從需求面有效抑制用電成長。

目前國內用電量較大的企業用戶有法規限制和完整配套,中小企業用戶相對缺乏輔導機制。據統計,全國產業中小能源用戶約120萬戶,年用電量約462億度,占全國用電量近20%,是亟需推動節能的對象。

為此,能源局參考美國工業評估中心(IACs)制度,自民國105年起邀請大專院校成立「節能診斷服務中心」(EDC),建構「在地化」節能服務能量,以迅速、有效地提供各地區中小能源用戶所需的節能服務。

截至目前為止,能源局共設立15個EDC,培育176位青年學子具備節能專業技術與診斷能力,投入各地區產業中小能源用戶節能服務,發掘更多節能改善機會。

15個EDC分布全省各地,其中北區有6家:台科大、北科大、台灣大學、文化大學、中原大學、元智大學;中區有5家:聯合大學、勤益科大、大葉大學、虎尾科大、雲科大;南區有4家:崑山科大、高應大、中山大學、輔英科大等。

累計至今共提供467家中小型服務業和製造業用戶節能診斷服務,評估900多項節能改善建議,預估一年節電約1,800萬度,節省能源成本約6,600萬元。例如,愛買量販永和店於EDC服務後,投資約110萬元更換LED燈具,進行燈具減盞改善工程,每年節電約16萬度,有效降低能源成本。

此次節能診斷服務中心(EDC)成果交流會,透過介紹整體計畫推動作法,以及勤益、文化、中山和高應科大等4個節能診斷服務中心分享優良節能診斷服務和改善案例,讓與會近200位產業公協會、縣市政府及用戶代表更深入了解在地節能服務資源,做為推進節能改善動力。另透過現場分組討論及意見交流,也進一步促使各EDC團隊彼此合作,一同致力推動中小能源用戶節約能源。

2017-12-15╱經濟日報╱第A20版╱經貿商情專輯╱李炎奇╱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