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物理系教授兼副校長蔡秀芬生長在男尊女卑的時代,一路突破困境,堅持在教學、研究及行政上創新力行,秉持「給每一顆種子陽光、水、空氣及養分讓其適性發展」的育才理念,幫助弱勢生翻轉人生,付出深受肯定,榮獲今年教育界的最高榮譽─師鐸獎。
106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今(28)日於陽明山中山樓隆重舉行,總統蔡英文親臨會場頒獎,向獲獎教師表達祝賀之意。今年共有75名教師榮獲師鐸獎、12名獲得教育奉獻獎,以及227名資深優良教師。
蔡秀芬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專訪時表示,自己在幼年時便感受性別不平等,「過年時只有男生有紅包,女生沒有。」但她將阻力化為助力,一步一腳印、以實力證明女性與男性有同等的研究及工作能力。蔡秀芬擔任學務長期間,更以女性常有的細膩敏感察覺學生狀況不尋常,意外搶救回原本想自殺的孩子;甚至在學生向她申請休學時,毫不猶豫批准,「因為了解到孩子有比讀物理系更熱愛的事情,鼓勵他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勇往直前!」後來這名學生成了美國迪士尼首席動畫師。
在同仁眼中,蔡秀芬非常具有「恆毅力」,任事經常親力親為、意志力過人,同仁私下稱其為「中山阿信」,中山校長鄭英耀更盛讚她是「中山的媽祖」;但鮮少人知道這位「中山阿信」曲折的求學過程。蔡秀芬就讀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三年級時,被醫師宣告罹患一輩子皆無法痊癒的自體免疫疾病,還因腎臟及血管嚴重發炎被迫休學一年。因免疫力低、體力不佳,讓原本想出國深造的蔡秀芬只能選擇留在國內攻讀碩博士。醫師叮囑她不能熬夜,蔡秀芬便善用白天時間以發揮最大的學習效益。憶及過往,蔡秀芬表示,「這個病是上天對我的心智最好的磨練。」
蔡秀芬懷孕那年正要考博士班,沒想到懷胎不到三個月舊疾復發,醫師、先生和母親都勸她保命為先、拿掉孩子,但蔡秀芬無論如何堅持要生下來,撐了近10個月,陣痛24小時,生產時血壓還一度飆到180,她賭命換來唯一的寶貝女兒。為了能盡快回到南部照顧幼女,蔡秀芬以極優異的成績,僅花了短短兩年半便取得清大物理系博士學位。
蔡秀芬副校長「拼命三娘」的精神不僅表現在學術領域,更充分展現在行政效率上。她擔任學務長兩年多期間,推動多元導師制度、服務課程、引入健保給付之健康中心及宿舍委外服務等,並引領多元創新的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讓中山成為全國典範學校,並於94年度獲頒教育部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特殊貢獻人員獎勵。之後出任教務長近四年,蔡秀芬引入校務研究做為學生培育與招生決策依據,並結合各領域之教師專長,以專業化解教師疑慮,推動高高屏區域教學中心,再獲肯定,奪得教育部101年度優秀教育人員獎勵。
2014年8月蔡秀芬接掌主任秘書職務,大刀闊斧進行組織再造,將秘書室公關資源組分為「公共事務組」及「校友服務中心」,創新業務、以師生亮點打造中山品牌,擴大校友服務與募款利基。在鄭英耀校長的大力推動下,校友服務中心更升格為一級單位,致力連結全球優秀的中山人。
之後蔡秀芬透過校務研究得知,中山大學經濟弱勢學生的學習成效領先其他入學管道者。為培育弱勢生「全球視野」的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她發動「乘風萬里˙轉動人生」清寒獎助學金專案募款計畫,每年募集1000萬元,全額支持經濟弱勢學生出國研修、實習或擔任國際志工。自蔡秀芬大聲疾呼後,許多校友與社會賢達慷慨解囊響應,短短不到兩個月即達標。
不少人好奇問蔡秀芬,為何她擔任行政職務總能有好績效?蔡秀芬表示除了「用心」外,他要感謝行政團隊與老師們的支持,自已一路走來不斷地在學習。學物理的她非常了解因果關係,更深刻明白任何願景目標必須要在細節上落實。蔡秀芬提到,「初始心」影響結果,必須不斷思考為何而做?先說服自己,才能說服他人。並且利益他人,創造有利達成各「環節」的機制和誘因,找到對的人,校準大家的方向,逐漸凝聚團體的價值觀,往往就能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她將物理知識應用於實務管理,巧妙「跨領域」。「管理領域有一本被譽為教學聖經的小說『目標』(The Goal)可是ㄧ位物理學家寫的呢」她笑說。
在此知識經濟時代,大學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再只是提供人力資源及知識儲備,而是帶動社會和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蔡秀芬除將榮耀歸予中山,更期盼學子「生命在中山轉彎」,透過教育促進社會流動,拔擢學子迎向嶄新的非凡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