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皇家化學會天然物化學期刊統計2006年至2011年論文發表,臺灣海洋天然物研究論文數全球第四,平均論文數全球第一,被引用數全球第三,每篇化合物數目全球第一,海洋天然物研究實力已為全球四強之列,目前已坐四望三。而此一領域之研究主力集中於國立中山大學與海洋生物博物館和東華大學,上下游研發已有傲人成績,專利技轉及未來產值驚人。
臺灣以海洋立國,海洋維繫著國家的發展命脈。2013 年開春,由英國皇家化學會(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所發行全球最具權威性的天然物化學期刊Natural Product Reports(天然物學報,Marine Natural Products,2013,30,237-323),將 2006年至 2011年間,全球主要從事海洋天然物化學研究的國家所發表的論文,在質與量上做了一系列的統計與分析。結果顯示,臺灣在全球的海洋天然物化學領域中有關新化合物部份的論文數在發表數量上排名全球第四,前三名分別為中國、美國與日本,但如考量人口因素,臺灣實質平均論文數應是全球第一,並為少數論文發表數仍為持續上揚的國家之一。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論文的引用及海洋天然物的獲得上,臺灣的表現也是名列前茅,扣除論文數參考數不足的加拿大、紐西蘭、英國、希臘與泰國後,臺灣學者的海洋天然物化學論文被引用指數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及德國,成績已超越以往認為是海洋天然物研究大國的日本,每篇論文的化合物數目更是全球第一。顯示臺灣的海洋天然物化學研究學者不論在研究的質與量乃至對全球的影響力已是大國格局,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臺灣的海洋天然物化學研究始自於 80 年代的中山大學海洋資源學系,並逐步發揚光大,目前相關研究主要集中於中山大學、海洋生物博物館以及東華大學。在經費有限的情形下,努力不懈的善用每一分資源,目前已在海洋藥物及相關的上下游研發上,包括養殖、藥妝、生態保育等,已獲傲人成績,如中山海資系教授許志宏、杜昌益、宋秉鈞自珊瑚中所分離出的一系列海洋天然物,經中山海資副教授溫志宏之實驗,已證明在動物實驗上具有止痛、抗神經性病變疼痛、改善動脈粥狀硬化及傷口修復等廣泛且極具價值的生理活性,部份成果並已獲得多項國內、外專利,而相較於韓國每年在此部份的投資,平均每年千萬美元,十年共計一億美元而言,臺灣的海洋天然物化學研究實在更應獲得重視。
而更進一步的,中山大學、海生館與東華大學利用了卓越的技術,在養殖型海洋生物所含的天然物研究中建立了全球首創,獨特且難以取代的專業技術,同時這樣的技術發展更蘊藏了極為可觀的潛在價值,相信以臺灣目前在研究上的利基如能加上適度的資源挹注,相信不久的的將來更可見臺灣的海洋天然物研究能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更執世界牛耳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