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地方「產業節」 淪為「展售會」(自由時報)

前言:高雄縣市合併兩年來,「有所變,也有所不變」,其中,原高縣各鄉鎮行之多年的產業文化節,在高雄市府呼應地方人士的期盼下,合併後民政局每年仍編列七五○○萬元續辦。

不過,各地產業文化節在歷經十多年「炒短線、大拜拜式」的活動形式後,到底對提振地方產業有多大效益?令人質疑,並引來市府「砸大錢、顧選票」的非議。

高市財政日漸拮据,今年民政局補助地方舉辦產業特色活動經費,將縮減為五九五○萬元,縮減幅度達二十.六%,活動名稱也不再冠上「文化」兩個字,高雄產業節將會以何種面貌呈現?各界都在看。

高雄產業文化節的出現,要追溯至二○○○年,當時的高雄縣政府為了幫助縣內農、漁民行銷農特產品,每年編列預算,鼓勵各鄉鎮踴躍舉辦活動,促銷地方農特產。

搶大餅 各派系角力

一時之間,以烏魚、虱目魚、石斑魚、鳳梨、荔枝、蜜棗、芭樂、番茄、香蕉、羊肉,甚至土雞為主題的產業文化節紛紛出籠,一年四季都有不同主題的產業文化活動輪番上陣、粉墨登場,令人目不暇給,即使農漁產業較不發達的鄉鎮,也設法以花田、花海為賣點,企圖招徠觀光人潮。

尤其,轄區內有中油、台電單位的鄉鎮,籌辦意願格外熱中,因為除了有縣府的補助款,中油、台電也會敦親睦鄰配合,且補助經費甚至比縣府還多,「一場活動下來少說也有三、四百萬元」,對窮鄉僻壤的鄉鎮不啻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拚人潮 文化剩多少

由於地方公所和農、漁會不擅於活動企劃、行銷包裝,這些產業文化節均委由得標的公關業者包辦,為了博取長官的歡心,深諳官場文化的公關廠商,無不挖空心思將每場開幕活動辦得熱鬧十足,不惜重金禮聘A咖綜藝影歌星站台助陣,饗宴大餐一開就是數百桌,滿足長官「人潮就是活動績效」的刻板印象,活動「拚銀子、也拚面子」。

「剛開始還感覺新鮮、有趣,但活動內容十幾年下來一成不變、了無新意,現在再看已沒什麼感覺!」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郭瑞坤教授觀察,大部分的產業文化節已淪為「產品展售會」,他質疑短短的一、兩天活動,外來遊客究竟能看到多少在地產業文化的門道?

產業文化節這塊大餅,也意外引發地方公所間、公所和農漁會地方派系的角力、扞格。一名區長就私下抱怨說,當地農會要求舉辦農產品評鑑,但又排擠不同派系的農民參賽,讓公所「裡外不是人」;梓官區公所舉辦烏魚文化節,海洋局和梓官區漁會卻又提前舉辦海鮮節,頗有互別苗頭的意味。

區公所之間也互不相讓,紀念明朝寧靖王的墓園和廟宇華山殿,一在湖內區,一在路竹區,兩者相距不到五公里,去年十一月湖內、路竹區公所卻各自舉辦寧靖王文化祭活動,形成「一個寧靖王、公所各扶其主」的尷尬場面。

撐場面 賣中國烏魚

許多地方面臨農、漁業風光不再的窘境,「烏魚的故鄉」梓官區蚵仔寮、茄萣區興達漁港的烏魚捕獲量逐年銳減,曾經多達二百多組的巾著網捕烏船隊,如今碩果僅存一組船隊;但兩地每年冬至前後仍照常舉辦烏魚文化節,烏魚大餐的烏魚均購自中國漁民,「烏魚文化節到底誰受益?」引人質疑。

2013-01-07╱自由時報╱第A14C版╱高雄都會焦點╱蘇福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