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再現 「描繪美國-文化歷史圖像展」於蔣公行館展出

【校園記者何佳芸、實習記者周惠儀採訪報導】「描繪美國-文化歷史圖像展(Picturing America)」即日起於中山大學蔣公行館展至11月3日,由美國在台協會美國文化中心精選四十幅美國藝術作品圖像,介紹美國文化與歷史發展,「描繪美國-文化歷史圖像展」以藝術為媒介,讓每一幅圖像成為回顧的見證、展望的明燈,向世界訴說美國的故事。中山大學蔣公行館開放時間為上午10點至下午五點,周一休館,歡迎民眾一同見證美國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所歷經的辛酸血淚和輝煌紀錄。

美國在台協會美國文化中心主任阮家齊(Ryan Roberts)特別出席開幕儀式,他表示,AIT過去也曾經與中山大學美國中心合作策畫「美國人在南台灣的足跡特展」,更延伸出「美國人在台灣的足跡」特展,透過那次展覽,AIT更了解美國在台灣的這段重要歷史意義,阮家齊提到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日前言論,他認為這樣的展覽就是美國與台灣「巧實力」的展現。此次「描繪美國-文化歷史圖像展」雙方再度合作,相信未來還有更多合作機會。阮家齊提及,「描繪美國-文化歷史圖像展」在不同地方展出總帶給他不同的感觸,這次能夠在蔣公行館這樣的歷史建物中展現更具特色意義,阮家齊說明,展品或許少了一些著名作品,但美國文化中心挑選的原則不只是有名而已,而是希望民眾透過具代表性的歷史作品更了解美國的社會、文化及價值觀。

中山大學國際事務處處長印永翔表示,這次展覽中有許多重要圖片精選,將美國精神透過展覽帶進中山,印永翔看到覽展後回想過去經驗,透過與原住民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學習到樂觀、感謝、包容,相信這也是美國精神展現之一。印永翔認為,中山大學身為研究型大學,但卻充滿藝術氛圍,過去藝文中心部斷努力,透過許多藝文活動將師生和社區連結在一起,足見藝術是傳播文化的良好媒介。藝文中心主任王以亮提及過去曾有過的美國夢,他回想,當自己終於在休士頓舉辦畫展時,休士頓市長當時還特別交代他,要做好美國及台灣的文化交流,王以亮特地秀出當時的展覽證書,「以玆證明今天我有做到交流的使命」。王以亮認為,眾所皆知美國是個大熔爐,匯聚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卻又自成一格,透過這次展覽他也對美國文化有深刻意義的了解。

「描繪美國-文化歷史圖像展」展出的四十幅畫作,作者皆是美國史上代表性的藝術家。此外,透過繪畫、雕塑、攝影和建築,展現出美國的歷史、藝術、立國精神與風土民情,讓美國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而當中最具特色的幾幅畫作,如柴爾德.哈薩姆《盟軍日,1917年5月》、魏斯《最後的莫希干人》、雅各.勞倫斯《遷徙系列57號圖》、馬丁.普利爾《獻給布克.華盛頓的梯子》等,更為展覽吸引人潮。機電系102級楊懿槐表示,在看完展覽後,更瞭解美國歷史人物的樣貌。而資工系102級楊佰謀認為,展覽中有些圖像與台灣的原住民有幾分神似,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