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博士張淳理
人類生存的型態,取決於文明進程;文明發展的良窳,則賴於文化取向。文化是一種結合精神藝術與物質技術的整體現象,其核心在於知識的建構,知識建構可能基於問題的解決、理論的謎因與個人的好奇等因素,這些知識建構的因素,自古皆然,各時代所以不同處,乃是「假設」之間的差異,亦即答案就存在於問題之中,其關鍵就是能否洞察問題背後的假設。
近日我國社會新聞頗為繁劇蕩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全民激盪在國軍管教風紀問題、大埔拆遷爭議、服貿協議衝擊民生議題等,紛紛擾擾,難有寧日,固然這些問題確實需要妥善解決,可是我們看到新聞媒體以聳動手法重複報導,民眾也情緒傾瀉般的謾罵,觀其要旨不外乎人權自由的訴求,然而,當人權自由與國家安全、法治,甚至社會發展都放在天平兩端時,試問孰輕孰重?如何取捨?端視理性的檢討與沉靜的分析。否則,蓬勃的社會生命力,可能反而成為毀滅社會的力量。
大學教育是知識建構的殿堂,因為知識的結構具有層級性,首先人類對於事物的特徵,按其屬性與變化法則而形成概念,以抽象概念進行邏輯思維與選擇判斷,這種具有邏輯關係的概念群組,表現出事物變化的必然關係,即是法則或定律,法則或定律之間的邏輯結構,就是模型或理論架構,模型的開放性原理,具備描述、解釋、預測、指導與控制功能,就成為理論,普世化的理論即為典範,做為研究途徑、建構歷程、應用規則與精鍊理論的依據。此即大學教育不主張有標準答案,而是知識在不同時空的邏輯有效性。
因此,知識的層級性使大學教育須以理論為主,從概念、定律、模型、理論與典範,都是心智運作的軌跡,源自對「假設」的不斷精鍊,形成一種循環的過程,因而「假設」的作用,實為科學理論建構過程中的核心要素。研究方法即透過量化與質化的方式,如何有效的驗證假設。這種知識建構的型態,使得知識只能趨近真理,卻是必然得到有限甚或錯誤的結論,所以,我們應該謙卑與包容,才是處世的態度,而非恣意批評,尤其近期在報章網路上,我們經常看到外行人的論述,卻也志得意滿的自以為是。
知識在建構歷程中,有限的假設無法推論無限的宇宙,而且自然科學應用歸納法本即有例外的產生,從歷史也證實知識典範的轉換更替,今日世界更證明知識導向的誤謬致使全球生態浩劫。凡此種種唯賴知識發展的取向,經由意識的主導,應用演繹、歸納、類比與辯證思維,決定知識發展途徑。
知識建構的實際歷程,必須結合意識的取向,亦即從概念、定律法則、模型、理論與典範,都要經由後意識系統的驅動,並能滿足精神意志、邏輯程序與實質技能等三個面向後,則又能向更上一個層級進行推論與建構過程,直到形成理論的型態之後,則可能在另一時空或建構者的認知中,將原有理論結構定位於另一層級,而又產生新理論的建構歷程。此則形成一種知識內部以及新知識的循環建構之現象,相呼應於社會文化的變遷。
知識建構與社會文化的關係,彷彿是無盡的辯證,主體則以知識為本,文化乃是相生相應而存在,知識的傳遞則基於教育的合宜性,我國人民對於知識的態度與文化的發展,明確告訴我們教育的問題何在?教育如何救國?已然不是教育評鑑可以改造,也不是文化活動可以革新!
2013-07-25╱台灣時報╱第4版╱焦點╱吳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