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聽見跨文化 「跨樂意象」音樂會東西對談

發佈日期: 2019-05-10
【文學院提供】隨音樂穿梭在東方和西方的文化世界吧!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與文學院舉辦「當代作曲家之作品發表與對談XV」系列音樂會,齊聚台灣、澳洲、新加坡音樂家,攜手探究中西方文化與哲學的神祕之處,透過獨特的創作手法,演繹出跨文化聲響。

「當代作曲家之作品發表與對談XV」系列音樂會今年已邁入第十五屆,為兼具學術性音樂的創作發表與學術研討之特殊型態發表會。除中山大學音樂學系教授應廣儀、副教授李思嫺、講師劉聖賢參與,今年也邀請了在澳大利亞大學任教的兩位作曲家Bruce Crossman、Gerardo Dirié,以及現居新加坡的自由作曲家鍾啟榮發表作品。此外,系列大師講座也環繞本屆主題「跨樂意象」展開對談。

活動主辦人應廣儀主任表示,現在其實已有許多跨文化和多媒體的創作與發想,不論是文學、畫作、或是劇場上的呈現,創作者們都希望透過某種形式的表達,來傳遞過程中所體悟到的理念和思想,進一步分享不同文化之間所碰撞出來的火花。作曲家的理念、演奏家的呈現,以及愛樂者的體驗與想像,都因跨文化音樂交流系列活動而拉近了彼此之間的關係,演出成果也將文化的哲學思考留給了觀眾本身。

此次作曲家們對音樂的構思透過人聲、舞蹈和影像的結合,賦與音樂更多樣豐富的想像,「這裡!當弓運到頂端時,要有嘎然而止的效果,就像在一瞬間把東西丟下去一樣,接著讓不同的聲部交替」,作曲家鍾啟榮分享他對畫家趙無極色彩堆疊畫法的想像。同台的弦樂演奏家陳鈺雯、尤媛和薛雅雯也表示,看到樂譜時對聲音最初的想像,和實際與作曲家接觸後的差異十分有趣,而能夠呈現出作曲家所想像的聲音也是項艱難挑戰。

參與講座的中山音樂系碩士生賴玟秀表示,身為器樂演奏者,在台灣其實不太有機會去演奏當代作品,原因之一是必須克服多樣且變化快速的現代演奏技法,其次是推廣這類型的作品也有一定的困難度。賴玟秀說,以往在演奏古典樂曲時,沒辦法聽見作曲家們的聲音,但現在有機會能真正理解當代作品樂曲意涵,她也很珍惜能近距離聽見大師們分享及合作經驗的機會。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