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全民科學週原理動手做 中山攜手教育局科普扎根

發佈日期: 2019-03-11
【物理系提供】國立中山大學與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於中山大學附中舉辦「107學年度高雄市全民科學週」開幕典禮暨中山大學附中中山科學節,17所學校2000位中小學生,展示超過20項成果,學生動手做體驗科學原理,讓科普走入日常生活。活動也邀請高雄市教育局副局長黃盟惠、中山大學副校長蔡秀芬與高雄巿45所中小學校長、主任到場共襄盛舉。

現場展出多項師生科學成品,活動主題多元,包括空氣清淨自走車、百步穿揚與巨人蚌蝦的科學研究等20項成果。學生們的科學成果五花八門,他們說,對任何東西存著好奇,會是吸引他們探索科學的方法。高雄市全民科學週計畫主持人、中山大學物理系教授郭啓東表示,計畫協助教師設計自然科學課程連結闖關活動,指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加強學生觀察發掘和發表答問的能力,在互動中分享學習的樂趣,以達到促進學生多元學習、培養多種關鍵能力的目標。

中山附中吳和桔老師帶領一年級戊班學生對學校空氣品質進行瞭解,發現不同的地方存在不同的空品數據,以學生常使用ANDROID電腦晶片搭配空氣濾棉,配合四輪自走車,就成為簡單的「氣清淨自走車」,可立即偵測校園或外界空品超標,手機即會透過藍芽趨動電腦,讓空氣清淨自走車自動去執行任務,立即進行空氣濾淨與改善,甚至也可以循著設定的軌道持續運行,隨時在教室進行空品監測與過濾,是校園髒空氣的殺手。

為瞭解射箭選手何以能「百步穿揚」,尤其奧運選手幾乎是箭箭靶心,中山大學附中一丁班學生,展示她們以衣架、吸管與竹筷與橡皮筋做成的簡易弓箭,只要用力拉,竹筷木箭就會射到標靶,從平拋運動中,發現如何能像奧運選手射出的箭,又遠又準。

高雄市教育局副局長黃盟惠表示,提升高雄市學生科學素養刻不容緩,透過動手操作與團隊合作可以讓學習翻轉,並且對學習動機、學習成效、創造力、認知理解、問題解決等都有正面顯著的影響。中山大學蔡秀芬蔡副校長也提到,學生透過操作的過程,能培養正確的科學態度,增進科學基本知識並提升學習科學的興趣。

中山大學附中陳修平校長則認為,激發學生研究興趣、培養創造思考、團隊合作及發掘並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遊戲中也能學到科學原理,體會「生活中的科學」,培養學生同時具有科學創意與社會關懷的未來領袖是當前科學教育重要的課題。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