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我變成詩人了!」 中文系培育學生創作出書

發佈日期: 2019-01-15
【資深校園記者劉岱宜報導】中文系助理教授楊雅琄開設「現代詩選與習作」課程,除講授近代的傳統圖像、導讀超文本詩,更跳脫純文字,注重新詩與日常的結合,積極引導學生在廣告金句、歌詞創作上融入新詩技法的應用,讓詩作更貼近生活。期末成果展除有靜態展出,另出版「致我們一起讀詩寫詩的青春」作品集,及系列詩作明信片。

拒絕標準答案、匿名互評新詩、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詩作,藉由大量的新詩鑑賞與引導創作,楊雅琄將教室內的學習權交還給學生。「同學們不必是萬中選一的偉大詩人」,楊雅琄說,「但每個人都能是很棒的文學創造者。」看到自己的創作付梓,中文系大二生李宥澄說,「文字實體化真的很棒!」它不再是電腦中某個再也不會打開的資料夾,而是沉甸甸握在手裡,有質感、重量的記錄。

「有次老師上課問我們,詩的定義是什麼?」,李宥澄憶及,若給的是教科書上的答案,很容易「被打槍」,因此,全班50個人就有50種不同的解讀。中文系大三生劉潔馨提到,老師不太會去評價詩作得好壞,只是站在建議的角度,提醒文字背後可能的意境,詩有許多無法被詳細解釋的部分,埋藏作者不輕易和人分享的秘密。她說,學期初對某位攝影社的同學印象深刻,因為「他只用了三張圖來解釋什麼是詩。」第一張構圖齊全,有山、有人、有海天;第二張鏡頭卻歪了,第三張則似乎是不小心按到快門的畫面。「第一張圖片是詩,第二、第三張也是」,學生用創意的方式詮釋無論是完整或破碎,只要給人清楚的意象,那就是詩。

學生表示,同儕間交換詩作與匿名評論的機會,都讓作品有了被透明交流的可能,在暢所欲言的同時,大家才能看見作品中的盲點;而為了要挑到自己真的很喜歡的作品,會拼命去刷google頁面找,然後再思考,保有探索的熱忱。

相較散文,新詩傳播速度快,且留有許多想像的空白,容許解釋上的模糊和歧異,不如散文往往著重作者原意的解讀。楊雅琄說,而文學起源上,散文往往被賦予更多的社會責任,但早期如《詩經》、《楚辭》等作品中,詩本來就與情感上有更多連結。

「對於創作上的建議,其實是老生常談」,楊雅琄重申,多讀多寫,不用特別偏向哪個主題,保持創作的敏感度,讓文學的鑑賞力融入生活。楊雅琄說,現在詩的社媒載體多元,從臉書、ptt詩版、詩人IG帳號等等,都是貼近詩文的方式。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