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紅衣小女孩是魔神仔化身?民俗專家曝真相

【校園記者劉岱宜報導】從街坊巷語的鄉野傳奇,到近期上映的電影「紅衣小女孩」,魔神仔的傳說未曾間斷,本校中文系羅景文助理教授開設「古典小說選」課程,特別邀請被稱為「台灣民間信仰學界媽祖婆」的中研院研究員林美容教授蒞校演講。林教授用人類學的理性角度,分析靈異傳說與鄉野傳奇,並分享其認為台灣魔神仔與鬼魂的文化意義。

身穿紅衣、身形嬌小的女孩莫名出現在溪邊,引誘小孩落入陷阱;孩童在防空洞附近失蹤,找到時嘴中含著蚯蚓或稻草,聲稱吃的是美味熟食;休假未歸隊的士兵,在離部隊幾功公里外的洞穴被找到,失蹤的原因不明…。林美容教授從親友、理容院、菜市場,甚至計程車司機的口中,蒐集了1千多個台灣靈異傳說。談起魔神仔的原型,她說,「魔神仔就是台灣本土的山精水怪,有時會以小孩或是猴子的面孔出現,跟你玩(make fun)。」為了捉弄人,它們會幻化為各種樣子,像是變身、甚至隱形,紅衣小女孩就是其中一種,高雄在地人甚至稱它們為「魔術仔」。

林美容教授指出,其實在各朝代都可見相關記載。從遠古的〈山海經〉、宋代的〈太平廣記〉到明清志怪筆記小說等等。「魔神仔研究的迷人之處,在於幾千年來,都一直存在著相似的傳說。」林美容說「山都」、「木客」、「山魈」、「山鬼」等山精水怪,都是魔神仔的原型,只是各朝代的稱謂不同。「但一般人對魔神仔或鬼魂,往往非常恐懼。」林美容強調,在各民族的文化中,它們都是根深柢固的存在,應該好好了解它們,如同我們不避諱談論死亡一般。

林美容教授分析常出現的魔神仔的傳說,認為可能來自人類遠古,從山林生活演化為農業社會、文化巨大演化的跳躍軌跡。林美容說,這些情節中,包含叢林裡原始矮人的存在;人類從生食採集到會用火,對熟食的渴望;或村人敲鑼打鼓要找回失蹤者,要大喊他的名字等。人類從野獸動物般的無名氏,到有名有姓的某人,象徵找回了人格、人性及尊嚴。歷史的文明時代,其實只佔了演化的一部分,人類有大段時間在山野中生活。魔神仔傳說的存在,某方面顯示了人從山野進化到文明社會的痕跡。

「有神就必定有鬼,如同結構主義的必然」林美容教授說。漢人的世界宇宙觀,陰陽天地相對,神屬於陽,鬼屬於陰,有陽生必有陰。「因此,討論鬼魂與魔神仔,就不能不說神佛。」林美容教授舉例,像是玉皇大帝、媽祖、土地公、保生大帝、王爺等等,都反映了台灣豐富的宗教底蘊。作為民間集體福祉的象徵、人間楷模的群象,除了心靈上的依託,在群體生活的漢文化社會,凝聚鄉里與地方意識的層面,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她強調,只要是宗教,勸人為善的道德思想都是很相似的,和基督教、回教等等世界主流宗教相較,台灣的本土信仰也毫不遜色。

「鬼故事之所以迷人,在於大多和我們的生活有所連結,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經驗。」林美容勇於踏入一般人不敢碰觸的幽微角落,積極探索靈異故事背後的人類學因素,不僅先後出版《台灣鬼仔古》、《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 等書,更致力推動台灣民俗信仰的調查與研究,希望藉由解構民俗信仰與傳說,讓台灣人對自身的本土文化有更深的認識。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