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劇藝《如意》快閃 番外篇呈現完整結局

【校園記者張鈺鈴採訪報導】劍舞、相聲、驚鴻舞在雕梁畫棟的宮廟前輪番上演!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冬季劇場《如意》團隊結合劇中精采片段,至高雄代天宮前快閃,不同於劇場沉重氛圍,快閃氣氛輕鬆活潑,演員自由發揮台詞,暗喻掙脫後「做自己」的自由,戲裡戲外的串連也拼湊出《如意》的完整面貌。

《如意》借鏡魏晉時代聚焦同志議題,魏晉時代竹林七賢中的阮籍與嵇康,代表著清閑自在,阮籍母親陳畫如家族則秉持傳統的禮教思維,對應現代的「彩虹」支持者與「反同」觀點。快閃活動中,劍舞表演呈現《如意》中陳畫如與夏侯郡主的深厚情誼,兩人義結金蘭、相互喜歡,卻受阻於魏晉時期的社會風氣與家族名聲。《如意》導演陳泓儒表示,在劇場中僅提及兩人欲相約離開,而快閃則呈現了兩人逃離後在外募集資金的片段,「讓演員們真正經歷『逃走』這個橋段,讓整齣戲劇有個更完整的結局」。

劇中的陳畫如、夏侯郡主被禮教深深束縛,必需壓抑著內心情緒而被迫接受配婚,淪為聯姻工具。快閃呈現象徵著逃離家族掌控後的自由與快樂,做回她們內心的「自己」。演員們在快閃中並不死記台詞,反而能隨著劇情發展和當下情緒自由發揮,讓作品更有張力,觀眾也能感同身受。

陳鴻儒表示,她邀請了自己的父母親和長輩欣賞這部作品,希望他們能用年輕人的角度更客觀地來審視性別議題。對她而言,《如意》不僅只是一部劇場作品,其背後的意義才是真正想傳遞的精神。

(公共事務組編修)
發佈日期: 2018-10-30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