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創造產學雙贏 張鼎張暢談半導體產業

【通識教育中心提供】本學期第一場中山通識教育講座邀請中山大學物理系講座教授張鼎張主講,並剖析現今的「奈米電子與平面顯示器產業技術」,運用深入淺出的詞語,讓同學對半導體與電子工業有所認識。

近年來工業急速發展,從微電子進步至奈米電子。電晶體微縮後,在距離變小、密度增加下,處理速度變得更快,並且更為省電,甚至隨著處理速度的增加,「即時翻譯」已不再是夢想。半導體儼然成為成長最快的工業,沒有一個工業產品像微電子工業,每兩年以0.7倍持續進步、微縮,除汰換舊型外,更是刺激產業需求,並創造龐大的就業機會。

張鼎張教授透過日常生活所使用的手機、液晶電視、相機等電子產品為例,「智慧型手機便是透過半導體工業,由電晶體組成的產物」。張鼎張教授更以「水龍頭」為比喻,幽默的帶領同學深入了解「金氧半場效電晶體」及「多重導體連線」的結構與原理。而薄膜電晶體平面顯示器,便是於玻璃上做電晶體;相機裡的感測晶片也不能脫離半導體產業的應用。

針對現今台灣高等教育,張教授並不諱言「學用落差」的困境,並提醒學生們,「手段」與「目標」不可混淆。獲得學位並非終極目標,而是為了取得工作、達成目的的手段,他鼓勵學生們,大學是彈性的階段,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仍有機會去嘗試、改變,努力獲得技能及能力。

現場同學提問當面臨物理極限,未來的電子工業將會如何發展?張教授認為,在未來面對硬體功能臻至頂峰的狀態,產業能利用現有的IC技術,去設計出新的功能。而近年來,張教授的實驗室結合業界,培養出現今產業所需要的人才,並對產業所面臨到的問題進行研究、論文發表及取得專利等,不僅創造產學雙贏,也是對半導體工業發展的一大貢獻。
發佈日期: 2016-10-18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