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抗PM2.5尖兵成軍! 中山培育空品種子教師

國立中山大學首創全亞洲首座「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並在校園頂樓陽台設置細懸浮微粒(PM2.5)監測儀,將每小時測得的數值顯示在校園內、西子灣隧道口及校門口設置的空氣品質即時看板,先進的監測技術引起熱烈迴響,高雄地區的中、小學教師紛紛前來取經。

主辦的氣膠中心安排多面向的講座與實作演練,兩種課程相互呼應,讓種子教師在未來能發揮應用。研習包括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空氣品質教育課程教材教案開發及空氣污染對大氣結構及環境生態影響等,研習為期2個月,期望將空汙知識透過種子教師扎根校園。

除了靜態講座,更安排種子教師參觀「PM2.5即時自動監測儀」,氣膠中心主任王家蓁表示,此設施是採用國際通用的「貝他射線衰減法」監測,目前中山也是全國最靠近港邊的監測站,比起其他監測站更能準確掌握港邊空氣品質,透過每小時蒐集的數據,也能觀察船舶停靠港邊挾帶PM2.5的數值變化。

來自高雄市五甲國中的種子教師王馨梅提到,經常關注空品議題,這回倒是第一次見到偵測儀,相當有助於了解高雄地區的空氣品質,可以提醒民眾注意區域性的空品,包括大船入港帶來的影響,也讓民眾對空氣品質有所省思;隨後也參訪氣膠實驗室,裡頭布滿各種專業測量儀器及氣體鋼桶,有種子教師認為,要將各種監測數據化繁為簡,轉化為普羅大眾皆能吸收的訊息,過程相當不容易。

氣膠中心強調,PM2.5影響已是全民議題,期待發展適合各學齡層的氣膠科學及空氣品質教育的新創課程教法,除了培育下一代學子具有基本必備的環境保護意識及科學素養,並能從根本行為改變,使生活品質及公眾健康得到保障。
發佈日期: 2018-10-18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