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北愛爾蘭邊境 外文系助理教授賴怡芃獲「愛因斯坦培植計畫」

發佈日期: 2019-10-05
【校園記者李玫禎採訪報導】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賴怡芃以「邊境/異境:當代南/北愛爾蘭之邊界書寫」之研究,獲得科技部108年度「愛因斯坦培植計畫」。即使北愛爾蘭實體邊界早已拆除,賴怡芃在北愛爾蘭求學期間仍發現當地邊界間宗教派系涇渭分明的現象,盼透過此次研究計畫找出解答。
 
賴怡芃本身是中山大學校友,在英國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攻讀博士期間,感受當地邊界間壁壘分明的氣氛。1998年《貝爾法斯特協議》(Belfast Agreement)生效後,軍事檢查站已不復存在,賴怡芃觀察當地局勢逐漸好轉,但近年來脫歐議題是否會導致邊境問題再度在北愛爾蘭掀起波瀾也值得關注。由於英國脫歐勢必會讓愛爾蘭及北愛爾蘭間的實體邊界再次恢復,不少人便擔心隨著邊境管制回歸,北愛爾蘭30年間的和平又將再次動盪。
 
賴怡芃此次研究主題的內容便是藉由從文本中剖析愛爾蘭人的身分認同之建構,深入探討地理上的疆界對當地居民的意義為何,並透過比較處於不同宗教信仰或地域的作家來分析。北愛爾蘭邊界衝突和其他地區相比,除了較少受國際社會關注外,同時也是她自身困惑已久的問題。北愛爾蘭問題(The Troubles)有複雜的歷史背景,牽涉當地宗教、階級間長期對立所導致的一連串長達30年間的暴力衝突及抗爭。即便在1998年的和平條約簽署後,流血衝突比例下降,當地對立氣氛也未完全消退。北愛爾蘭新教徒在每年7月12日會舉辦大型遊行,上街慶祝1690新教國王在博因河戰役中獲勝,並且還會在夜晚時升起大型營火,高度約和當民宅相仿,場面十分壯觀。
 
「有熱情就能做得很好!」未曾想過會踏上教育及研究一路,賴怡芃自嘲誤打誤撞發現對文學的熱情後便堅持至今。身為中山校友的她表示,外文系著重在人文素養的訓練,人文學科的學子應該是更人性化的人,透過閱讀文學作品活出不同的人生,也盼同學能藉歐美文學經典的薰陶,培養不同的世界觀,並釐清自身在世界中的定位。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