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google大神 議題批判教出思考力

發佈日期: 2019-06-24
【哲學所提供】「一定要讓自己的課程內容超越google大神的深度和價值!」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邀請內湖高中公民老師周維毅分享課程跨域實作經驗,曾多次以創意教案獲獎的周維毅從提倡思辨、批判與多元觀點的角度出發,分享他如何以「移工」為題設計高中選修課程,周維毅除了以自己的實際經驗為例,貫穿課程設計原則及學生反應,也與中山哲學所師生現場以「媒體識讀」及「轉型正義」設計課程並模擬教學情境。

周維毅認為,在資訊氾濫的時代,比起不斷灌輸學生知識,透過對議題的批判,讓學生習得思考能力更顯重要。雖以議題為主的課程,需要教學者在前置作業中付出更多的心力,但周維毅依然肯定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他而言,此種備課方式不同於傳統,而是一種動態的過程。他提到自己在準備「移工」主題前,報名了台北城市散步活動,走訪了台北的印尼街,而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有所成長,有別以往的教學方式,將使得學生與老師同為受益者。

在以「移工」為主題的課程中,周維毅先蒐集各方媒體移工相關報導,以了解觀者如何透過媒體凝視這些外籍移工。周維毅曾說「激發對議題的感知是我在課程一開始希望達到的目標」,他提到,學習是要讓學生更有感,真正的教學是要使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重視課程設計的周維毅強調,「不要擔心學生做不到,如果學生做不到,那是因為老師設計的課程不夠理想」。

周維毅表示,課程設計有三大重點,除了要隨時回顧自己設計的大概念、抓緊扣連性,也要避免流於過多講述,可以活動導向為主。此外則需時時留意學生學習情形,適時給予學生「鷹架」,讓學生循序漸進完成課程要求。他也提醒師生可先發散思考,但要注意最後的聚焦收束,並在課堂中用流程活化內容,以彌補現下學生普遍無法專心超過20分鐘的學習困境。此外,周維毅說,可利用學習單或口頭發表等方式,檢視學生的學習遷移狀態,確定學生跟上教學步伐。

周維毅現場也以「媒體識讀」及「轉型正義」2主題讓中山哲學所師生分組設計課程。媒體識讀組結合了香港反送中的時事,透過台、港各大媒體的報導做為切入點,先讓學生以台灣的角度思考此事,再從在地公民的視角轉換到世界公民的國際視野,重新審視事件背後可能的意義。轉型正義組則是先針對「正義」概念進行討論,接著以性別的角度切入,討論慰安婦議題,並結合高雄因美軍來台而獨有的「酒吧一條街」踏查活動規劃,強化課程與高雄在地的連結。周維毅說,中山師生善於思考、表達能力良好,課程設計相當精采,「連我都想一起開發」,對中山哲學團隊表現予以高度肯定。

(公共事務組編修)